「切勿只是一味地趕場」:第二屆台北當代期間 7 個藝術人出沒展覽/派對 How to survive from this crazy Taipei art week during Taipei Dangdai? This is seven place art people will be at!

從 1月第三個禮拜的一開始,國際藝術界間重要的藝術機構、收藏單位率續抵台之際,也是藝術人開啟長達整整一週耐力賽的時候。因台北當代而起的氛圍,這是台北全年度最豐盛的藝術週,本地幾乎所有藝術機構都選在這個時候發布最精彩的展覽、活動、甚至特別舉辦派對。

「在擁有豐富國際連結的展會期間,對藝術有熱情的人,都會想在這個特別的時候做些什麼。」文心藝所葉曉甄總經理說。

然而時間有限,參觀一個又一個展覽、派對將是必然。

而在趕場之餘,又該如何兼顧在短時間內能夠接收到深度的思想?專業、內行的藝術界人士都知道:「一味地趕場,不是內行藝術人會做的事。」ART PRESS 特別為所有準備好迎接台北瘋狂藝術週的觀眾,搜羅了 7個除了台北當代主展場外,本地同一時間展開的展覽與派對。

 

  1. Danh Vō 傅丹個展 |Danh Vō Solo Exhibition
  • Artist: 傅丹 Danh Vō
  • Venue: 文心藝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 180 巷 10 弄 6 號)
  • Date: Jan. 16 – Apr. 5, 2020. Time: 10:00-20:00

這是知名藝術家傅丹首次於台灣展出。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文心藝所呈獻了傅丹的知名作品“我們人民 (We The People)”,這是傅丹從  2011 年時所開啟的野心之作。

他完整的複製了 1:1 的自由女神,將她拆解成 300 多塊送至不同的國家展覽。自由女神像建於 1886 年,矗立於紐約哈德遜河口的自由島(Liberty Island)。多年來,她成為許多移民到達”機會之地”時所尋找的標誌性建築。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後輾轉成為美國的地標。作品名稱“我們人民 (We The People)”是 1787 年美國憲法的開頭,同樣的,都在宣揚自由的意義。

Danh Vō Solo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View 圖/ 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Danh Vō Solo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View 圖/ 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傅丹探討文化衝突的傳承與建構、創傷和價值觀,以詩意的方式闡述對於歷史、政治、信仰及身分認同等議題。」葉曉甄董事長說。

眾所皆知地,自由女神當初是 1776 年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

由法國的雕塑家 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 設計 ; 美國人民支付、法國勞工製作。而傅丹是於德國構思,邀請上海的製造商製作。傅丹在研究先前的製作方法時驚訝於這個著名紀念碑的脆弱性,他也使用之前的技術,將複製品用 2 毫米的銅片敲打而成。傅丹並沒有打算賦予自由女神一個特定的新含義,而是希望給觀者一個機會,從自我的角度重新審視雕像以及其代表的理想。

Danh Vō Solo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View 圖/ 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Danh Vō Solo Exhibition – Installation View 圖/ 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當代藝術之所以迷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時常帶給人一種模糊不清、某種距離的美。當代藝術並不是要求你一次就要看懂它。」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董事長說。

文心藝術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國際級當代藝術,旗下空間文心藝所從2019年展出美國當代藝術家Dong Aitken個展到韓裔藝術家 Haegue Yang梁慧圭 個展,都期望能為這個城市帶來更多不同的國際觀點及連結。而本次展出作品,全都是文心藝術基金會葉曉甄董事長個人重要收藏。

 

2.  酷兒藝境 Queering Umwelt

  • Artist: 余政達 Yu Cheng-Ta・黃漢明 Ming Wong
  • Venue: TAO ART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 Time: 2020.01.15-2020.03.28

在今日網路帶來海量資料、串流中的「迷失」並不是方向的錯誤,而是方向的無限分裂,這不是一個牆的迷宮,而是一個沙漠或是海洋的迷宮。

藝術家黃漢明和余政達便是讓我們體會並思考上述問題的當代藝術家,「西瓜姐妹」是他們倆攜手合作的計畫,這計畫讓我們可以想見唯有「扮裝」和「演出」,才能夠捕捉與社會、歷史的串流影像不斷交替反射出的形象,甚至是與商業環境或商品進行過度擬造,才能夠創發「自己」。

82268392_171763830861676_5077889286590693376_o.jpg

當我們面對的資訊成為今天的鏡子時,每面流動的鏡子都在與人相遇時投射出部分模樣,這巨大數量的鏡子漂流在資訊的大洋,由彼此在各自投射的積累中進行各種連結。那麼我們會呈現出什麼面貌呢?抑或在這網絡中早已溢出面貌之外?

 

3.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 Artist: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Venue: 華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Taipei Fine Art Museum
  • Time: 2019.11.30-2020.03.15

過去二十年來,金棕櫚獎泰國導演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一直以深具反思性、非線性的作品,探索信仰、記憶與重生,手法多汲取家鄉泰國東北一帶的敘事傳統。

近期在台北開幕不久的展覽「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是紐約國際獨立策展人聯盟(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製作的國際巡展,由Gridthiya Gaweewong 所策劃,展出阿比查邦從1994年第一部實驗影片,到拍攝於南美洲的最新計畫,媒材形式包括短片、錄像作品、影像日記、攝影輸出以及文獻素材,呈現出豐富的創作光譜。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展期:2019.11.30-2020.03.1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展期:2019.11.30-2020.03.1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透過這一次在台北的展出,可以見到的是藝術家透過不同規格的攝影設備所進行拍攝的嘗試,其中例如三頻錄像裝置作品《提牧》(TEEM)便是由以手機拍攝而成、作品《灰燼》(Ashes)則使用電影相機,實驗性十足。

 

4.   植田正治逝世20年紀念回顧展 Ueda Shoji: Retrospective

  • Artist: 植田正治 Ueda Shoji
  • Venue: 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Huashan 1914 Creative Park
  • Time: 18 January – 1 March 2020

「只有讓普通人看得懂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好照片。」──植田正治

這一次的植田正治逝世20年紀念回顧展,涵蓋1930年初作品,到逝世前遺作〈Black Wave, 1999 〉全面性回顧了植田正治70 年間的所有創作。

2020-01-15 01.32.52

共140 幅作品除了彩色照片之外,其餘黑白照片均為植田正治生前親手沖印的。展出的11個系列,不僅僅流露攝影家對攝影的摯愛與追求,更在策展人佐藤正子的導覽文字中,可以清析閱讀日本站箝制戰後攝影流派的起伏:植田正治的醫生,可以說是映照出了一部日本攝影簡史。

 

5. 亞紀畫廊、維伍德畫廊(E03)、里森畫廊、小山登美夫畫廊聯合晚宴

  • Detail: 雞尾酒晚宴 │ 需預先登記,並憑台北當代 VIP卡入場
  • Time: 1月15日 | VG The Seafood Bar

VIP酒會 | 亞紀畫廊 x 里森畫廊 x 小山登美夫畫廊 x 維伍德畫廊

來自安特衛普、香港的維伍德畫廊(Axel Vervoordt Gallery)在2011年成立,在這次台北當代在畫廊精粹展區(Galleries)中,帶來各領域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包含具體派之父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Sadamasa Motonaga, 元永定正(Sadamasa Motonaga)、知名義大利抽象藝術家多拉齊奧(Piero Dorazio)、韓國極簡主義重要藝術家李禹煥(Lee Ufan)、波蘭藝術家羅曼·歐帕卡(Roman Opałka) 、義大利前衛藝術家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等。

 

6. 夜樂山 |双方畫廊 x 厲為閣 x 安卓藝術 x 就在藝術空間 x 洗澡堂畫廊

  • Detail: 雞尾酒派對 │ 需預先登記,並憑台北當代 VIP卡入場
  • Time: 1月17日

深藏台北市的山與河之間,夜樂山由双方藝廊、厲為閣(展位 D04)、安卓藝術(展位 C24)、就在藝術空間、洗澡堂畫廊共同舉辦,現場將展出精選藝術家作品與精彩的動態表演。

image001-600x450.jpg

在 2020 第二屆台北當代位於展位C24 的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在主展場畫廊精粹展區(Galleries)中,推出傅饒、李明則、劉文瑄、林煒翔、鍾江澤、石晉華、謝鴻均、黨若洪、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派翠西亞.伊斯塔科(Patricia Eustaquio)、安娜.瑪瑞亞.米庫(Ana Marina Micu)、克里斯托弗.戴樂(Christopher Taylor12位來自台灣和國際的藝術家群展。

而同樣位於畫廊精粹展區(Galleries)中的厲為閣 (Lévy Gorvy),於 D04 展位中帶來女性抽象藝術家 Pat Steir 繪畫新作 ——『臺北』。該系列將她之前專注地用色彩進行創作而獲得的經驗運用其中,同時又無拘束地將每幅畫布作為獨立的個體來創作。『臺北』系列,以更為私密的尺幅和自由感創作。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言:「這些繪畫使我的下一步成為了可能。」

 

7. ART PRESS & 新樂園音樂(Forbidden Paradise) | 國語作業簿:當代藝術・派對

  • Detail: 主題派對 │ 需預先登記,並憑台北當代 VIP卡入場
  • Time: 1月18日 |弎樓(台北市大安區通化街156號

「倘若在逐步瞭解藝術的過程中,能有更多貼近現今真實的本地樣貌….?」在過去這近半世紀以來,當我們探討當代藝術的同時,我們時常談到當代社會現象、談到文化。而在派對如何能同時呈現本地現今流行文化、過去歷史、以及未來展望?

final-version-of-party-600x450.png

為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襄盛舉,ART PRESS 特別以一個充滿台灣本地樣貌的主題派對,期待帶給關注文化藝術、因台北當代而匯聚於此者,一個只有在台灣才能感受到的文化體驗。

在快速消耗的網路時代氛圍中,《國語作業簿》是本地第一個在派對與流行文化中,倡導在派對中深度地融入台灣本地文化的獨立品牌,同時演繹了如何顛覆過去多半由西方文化為主流的派對音樂。本活動由本地現今最具影響力的 Hip Hop、R&B 廠牌 – 新樂園音樂 (Forbidden Paradise) 與 當代藝術媒體 ART PRESS 跨界,共同呈獻一個最完整、最具在地文化樣貌的主題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