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理論、論述,和創作之間,哪一個才是重要的?
眾人皆知地,大部分藝術大學學生們,在求學過程中的必修課總是包含中國與西方美術史、素描等各式技法、藝術理論與各系項領域概論等。然而,這些在學院裡的所學,又將會如何幫助藝術大學學生們創造自己的作品?「藝術家和他的創作,應該先行於理論。」双方藝廊總監胡朝聖(Sean Hu)說。
「試想,所有的理論也是藝術被創造出來後,才出現那些理論,因此我也不喜歡藝術家創作時吊書袋。」胡朝聖認為,知識性固然重要,但倘若過度強調知識性生產、甚至抱有積極於表現「唸很多書」的心態時,可能影響真實的創作生產。而這樣的想法影響了他希望透過三年一次關於年輕藝術家的展覽與研究,來了解台灣年輕藝術家,間接造就了《世代切片》這個展覽。

展名「Younger Than Buddha——世代切片」,啟發自佛陀釋迦牟尼在35歲於菩提樹下證道之經歷,以「世代切片」為題,提出對新世代藝術的觀察,希冀以佛陀證道做為標竿,映射出藝術家們對於自我生命、智慧和志業的探索。「怎麼樣去堅持,這是藝術家非常重要的課題。」双方藝廊總監胡朝聖(Sean Hu)說。
「這麼說並非是要去強調年紀,因為其實年紀並不是影響創作的重點。」
胡朝聖表示,未來双方藝廊會在每三年發表一次全為年輕藝術家的裙展,透過展覽與研究,希望強調的是找出屬於這個階段的樣貌,呈獻「在這樣的年輕歲月裡努力覺悟」的樣貌。而也正如日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也似同地針對全日本的年輕藝術家做每三年一次地研究般,此舉並非只是純粹支持年輕藝術家的「善舉」,同時更是一件「必須做的事」。

《世代切片》集結 8位1980年後出生的新銳藝術家,包含張欣、張辰申、黃至正、李亦凡、歐靜雲、林芷安、黃立穎及龔寶稜,除了表述當代藝術的媒材多樣地包含橫跨平面繪畫、影像裝置、動力裝置、觀念與行為,甚至計畫型創作外,在創作背景上也相當強調多元。「我想也去打破台灣在藝術界裡面南藝、北藝、台藝的學派之分。」胡朝聖說。
「基於一個更客觀的一個的角度來找到這些藝術家。台灣藝術圈很多這種師生承襲的狀態,這對很多國外回來的藝術家來說,會相對比較沒有機會。」
這樣的情況,正如近年以計劃型創作為主軸的藝術家張辰申(Chang Chen-Shen),出生於台灣,但學生時期是長居於南非,直到 2004年才回台研讀藝術創作。甚至,張辰申在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後,持續進修醫學知識,目前於國防醫學院生物與解剖所就讀,並嘗試將其運用至創作當中。此次《世代切片》所展出的「肉身系列」為研究所就學間發展之計畫,他不僅以此入選高雄獎,且受邀展出於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
再例如,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於曼徹斯特大學取得碩士的張欣(Sheryl Cheung)。除了學院背景之外,她更曾於台北、濟州、雲南與倫敦駐村,亦受邀參加多場聯展與表演活動,包括台北當代文化實驗場展「SLEEP79,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2019)、曼谷雙年展「FUTURE TAO」(2018)與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生命種植:聲響計畫」(2017)。
活躍於國際各大藝術節的藝術家張欣,通過聲音、影像和表演,關注物質運動中所產生的聲音回饋,探究物質的狀態並詮釋各種關係和變化累積而成的世界面貌。〈青山綠水金山銀山〉為藝術家2018年於中國雲南進行的「綠色發展」觀察與介入,通過與自然、植物、藥草、人體、中醫與社會等一連串互動中所發展出來的有機型態寫作,探索雲南當地納西族文化與生態場景,回應各種生命形式及其感受的變遷。

除了裝置、影像和表演之外,平面繪畫的作品也包含在《世代切片》展覽裡。
以平面繪畫為主要創作形式的歐靜雲(Ou Jing-Yun),作品中神話與宗教的圖示,為揭示人們對於不可見之渴望,在歡愉、失落與羞恥各式感官的傳遞間,不僅是面對慾望,亦是面向自我價值的提問。除了慾望之外,歐靜雲的作品裡更時常以生命中的失落、神話中的宇宙觀、歡愉的感官經驗及暴力的樣式為創作內容,通過重組、拼貼與再製暴力、殺戮及欲望等符號,尋找感官經驗與自我慾望的交互關係。
歐靜雲曾受邀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亦曾舉辦多場個展,包含非常廟藝文空間「沙午烈火」(2020)與福利社「譫妄絮語」(2016)。作品獲澳洲白兔美術館、驕陽基金會、關渡美術館及藝術銀行等機構典藏。
「當遇到我用我現有的認知與知識,卻無法去判斷、理解時,這反而才是我希望找到的藝術家。代表藝術家和他的作品裡,應該有東西是我目前還無法了解的,那我應該去認識。」胡朝聖說。
不管是將金箔運用在畫面中的藝術家黃至正(Huang Chih-Cheng);或錄像與空間裝置等多元的媒材創作來構築視覺與聽覺並存空間的林芷安(Lin Chih- An);以及透過特殊媒材在光作用下所產生的視覺原理,來創造二維平面與三維空間的黃立穎(Huang Li-Ying),都能了解到,双方藝廊在此後預計每隔三年規畫一個關於年輕當代藝術家聯展的願景,除了做為藝廊尋求未來合作年輕藝術家的研究基礎之外,同時也期待藉此激發整體環境更多的思考與未來想像。《世代切片》展覽,將持續至 4月17日。
《世代切片》Younger Than Buddha
- 展覽日期|2021.03.06-2021.04.17 (周二 – 周六, 10.30-18.30)
- 展覽地點|双方藝廊Double Square Gallery
- 藝術家|張辰申、張欣、黃至正、黃立穎、龔寶稜、李亦凡、林芷安、歐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