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裡荒誕的人物姿態、怪異的五官,與主流繪畫審美絲毫無關地,她的作品,並不像「奈良美智」、「草間彌生」那樣地大街小巷為人所熟知,但其實是近 30年來美術館、雙年展也開始關注的重要女性藝術家。與傳統倫理強調的溫良恭儉讓相去甚遠、作品裡總是傳達憤怒的她,這些抗辯為的並不是期待能像是個政治家般地改變制度,這些都不是以結果論為前提而做的。
「我也希望讓我的藝術保持無用的。它沒有意義的,但它是無用的。我覺得無用是藝術裡最美好的東西。」Miriam Cahn 說。

早自 1976年開始,Miriam Cahn 便以發展她著的藝術生涯,從 70年代的街頭牆面壁畫,到現在仍持續創作的油畫系列作品,都能看出她持續地把精神與情感轉化為繪畫語言,透過激進的筆觸與濃烈的色彩,無不傳達了藝術家對周圍社會政治現實毫不妥協的回應。在台灣本地疫情狀況逐日好轉的同時,ART PRESS 編輯部精選一個日前因疫情而被迫提早閉展的展覽,整理 3個藝術家長年透過創作發聲關注的議題,叮囑我們反思,儘管疫情即將告一段落,並不代表這個時代已全然無憂。
恐慌、暴力、壓迫、逃跑,除此之外,Miriam Cahn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系列作品:房屋系列。看似平靜、總讓人聯想到安心與歸屬的房屋,所談的卻是無家可歸的難民們。
這個系列作品,其實是Miriam Cahn 創作主題中非常重要的脈絡,尤其從 Miriam Cahn 早期再街頭的牆面塗鴉就可看到許多建築結構和房子形象的蹤跡,近期發展的房屋系列與早期作品擁有類似的結構,以粗曠筆觸及鮮豔色彩表達卡恩強烈且直接的情感,除了代表女性主義的聖殿之外,也和世界各地至今都依然存在著的難民議題。
這或許是許多過著平靜日子的人們無法想像的,Miriam Cahn 這系列畫中,那些有如夢境般的色調,其實卻是描繪在抽象環境中逃跑、被海水淹沒、奄奄一息且全身赤裸的人,表達著她對當時社會所發生的種種苦難與社會不公的咆哮。
Miriam Cahn 於1949年出生在瑞士巴塞爾的一個猶太移民家庭中,父親是古董藝術商人,母親是熱愛音樂的家庭主婦。身為女性藝術家,Miriam Cahn 畢生致力爭取性別平權。她長期參與反核運動和婦女運動,包括在華沙和平會議上擔任婦女問題組織(OFRA)的代表。
其實,瑞士長期存在性別不平等的問題,更是最後一個實施「女性全面普選權」的西方國家,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Miriam Cahn 形容「憤怒是驅使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她以自我為出發中心,毫無保留的用畫筆塗抹出暴力、恐懼的視覺詞彙,在最為人知的人像與身體的油畫系列作品中,最能看出 Miriam Cahn 對政治現實的真實表達。
熟悉 Miriam Cahn 的朋友們便會知曉,在她的作品裡,人物的性別時常是難以分辨的。
但是,Miriam Cahn 畫中的女性或男性,通常會直接看著觀眾的眼睛,裸露軀體、更擁有鮮艷的膚色以及特別凸顯的生殖器,表明其生殖力和性能力,揭示了人體和權力關係有關的問題。其中,以1970年代晚期到1980年代的黑白繪畫作品帶有更多的女性主義的政治行為,取代當時以男性為主導的油畫風潮。據說,在創作時 Miriam Cahn 會將紙張放在地上,運用身體各種姿態像是表演的方式在紙上作畫、甚至會蒙上眼睛,讓自我情緒恣意發展,她將炭筆磨成鬆散的粉塵,直接用炭粉、炭條與身體作畫,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作畫過程中留下的指紋痕跡。
順帶ㄧ提,藝術歷史上藝術家們針對女性議題提出抗辯,不得不提到 1989年時 Guerrilla Girls 游擊隊女孩製作了經典的海報《是不是女性只有脫光了才能進入大都會博物館?》,抗議在現代美術館中,不到5%的藝術家是女性,而在這些美術館中,裸露的女性中有85%是女性。在現今的社會,性別差異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男女權利的平等,全世界優秀的女性藝術家更是層出不窮。文心藝術基金會也在本年度推出三檔女性藝術家個展,著墨於女性在當代藝術中獨特的論點及藝術表現型式。而擁有強烈視覺的 Miriam Cahn 米里亞姆.卡恩,則是該系列的第一檔展覽,該次展覽更是邀請 7位收藏家出借收藏。

3. 這個輻射和經濟總是同步的社會,與反核的 Miriam Cahn
眾多核武類型中,最為典型的一種核武核心,就是由5公斤(約12.5 × 1024個)鈽原子構成。
而 Miriam Cahn 這系列畫中的四種顏色,正是鈽元素氧化過程中各式狀態的四種顏色:粉、黃、綠,以及異變尾端時的磷光藍色。自 1985年Miriam Cahn 開始把這些色彩帶進了創作,她將顏料和水直接潑灑在紙上,開啟了一系列原子彈主題的水彩畫:顏料像水滴緩緩流下創造了一朵朵抽象糖果顏色般的原子彈蘑菇雲。
Miriam Cahn 反核的心意,遍佈她原子彈系列作品。對她來說,無論人們是為了政治、社會抑或是經濟性目的,再偉大的原因,都不會改變炸彈的碎片終將會刺穿人們的身體。
如今,Miriam Cahn 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美術館及藝廊展覽,包含巴黎龐皮杜藝術中心、西班牙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華沙現代藝術博物館、慕尼黑藝術之家及南京四方美術館等。不僅 1984代表瑞士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2017年第14屆的卡塞爾文獻展,更是奠定了她在當代藝術史中重要的地位。
Miriam Cahn LEIB/BODY 米里亞姆.卡恩個展
- 原始展期|2021.03.06 – 2021.06.14 10:30-18:30(因受疫情影響,被迫提前關閉展覽)
- 展覽地點|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 180 巷 10 弄 6 號)